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再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自2014年以來,鐵路已經連續五年固定資產投資超過8000億,今年是鐵路第六次和8000億結緣,仿佛8000億是鐵路的標配,其實這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剛需。
今年是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而擴大內需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投資又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鐵路作為超級國企,也是國家的經濟命脈,長期保持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在高位運行,直接解決了鋼筋、水泥、電力等的消費市場問題,也解決了數以千萬人員的就業問題,讓工廠火起來,讓務工者腰包鼓起來,有效地拉動了國內經濟增長,讓人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尤其是近年來鐵路在中西部地區大幅增加建設投資,征地拆遷貨幣補貼,吸納農民工修建鐵路發放工資,購買當地農產品,租賃當地房屋等,都讓老鄉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入,修建鐵路的過程就是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過程。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中西部鐵路建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春天,川藏鐵路的修建也將為均衡鐵路發展、均衡經濟建設、滿足川藏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修鐵路可以拉動經濟增長,而修好鐵路以后又能長期服務于當地百姓出行及經濟建設,為可持續發展和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勁的動能。修建鐵路,尤其是在中西部高山大川中修建鐵路,打隧道,架橋梁,地質情況復雜,施工條件惡劣,成本支出巨大,年度要完成投資8000億修建鐵路,這是按照修建鐵路里程和進度,經過科學計算和綜合評估得出的,是鐵路投資的標配,也是一項不容易完成的艱巨任務。
我們都是奮斗者,我們都是追夢人。中國的土地幅員遼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重道遠,中西部地區人民期盼鐵路早日修到自己的家鄉,望眼欲穿復興號早日開到自己的身旁,體驗新時代的成就,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當前,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是阻礙我們實現偉大夢想的“絆腳石”,而要搬掉中西部交通不變、人民出行難、經濟增長慢等“絆腳石”問題,就必須長期保持鐵路的高位投資,這是國家發展、經濟建設的剛性需求,也是保持中國鐵路里程和速度、技術等的世界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及滿足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剛性需求。(劉俊峰) |